
第一篇: 描写大雁的诗句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我们都接触过经典的诗歌或诗句。这些作品不仅丰富了文化的内涵,也让我们在欣赏优美的语言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歌背后深厚的历史和情感价值。
以下是一些关于大雁的经典诗句:
1、春风一夜到衡阳,楚水燕山万里长。 王恭《春雁》
2、江水侵云影,鸿雁欲南飞。 朱熹《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
3、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 徐昌图《临江仙饮散离亭西去》
4、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钱起《归雁》 5、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 白居易《南湖早春》
6、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江总《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 7、大都秋雁少,只是夜猿多。高 adjoining《送郑侍御谪闽中》 8、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9、江上月明胡雁过,淮南木落楚山多。刘长卿《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 10、鸿雁在云鱼在水。晏殊《清平乐红笺小字》 11、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晏殊《采桑子时光只解催人老》 12、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刘彻《秋风辞》
13、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14、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文森《九日》 15、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温庭筠《瑶瑟怨》 16、古戍三秋雁,高台万木风。屈大均《鲁连台》 17、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温庭筠《商山早行》 18、一春鱼雁无消息,则见双燕斗衔泥。关汉卿《大德歌春》 19、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韩翃《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 20、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周邦彦《关河令秋阴时晴渐向暝》 21、南雁归时更寂寥。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22、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 23、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江总《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 24、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赵嘏《长安晚秋》 25、暮雨相呼失,寒塘独下迟。崔涂《孤雁》 26、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韦庄《章台夜思》 27、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范成大《霜天晓角梅》 28、去年离别雁初归,今夜裁缝萤已飞。张纮《闺怨》 29、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卢照邻《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30、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李颀《送魏万之京》
第二篇: 地理环境的影响
大雁作为一种在北半球主要活动的大型 birds,其飞行不仅与季节有关,还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气候变化、地形地貌和生物多样性的多样性。
第一部分:季节性迁徙 随着人类活动的变化,大雁的迁徙路线也在不断改变。例如,在北极地区,大雁从北极飞向南极的过程更为漫长;在高海拔地区,它们则更倾向于北半球低纬度地带飞行。
第二部分:地形与气候的影响 地理环境中的地形和气候对大雁的影响尤为显著。比如,寒冷的寒流能够促使大雁迅速迁徙到更高海拔的地方;而干旱的气候则会抑制大雁的数量和活动。
第三部分: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大雁作为南半球的主要鸟类之一,其种群数量受到地理环境、气候变化和其他生物因素的双重影响。这种多样性使得大雁在地球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第三篇: 历史与文化意义
大雁作为一种具有深厚历史和文化意义的动物,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区都有不同的象征意义。这些象征不仅反映了自然力量,也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的理解和尊重。
第一部分:早期认知 古代的人们对大雁有着复杂而深刻的认识。从远古时期开始,人类就开始观察大雁,并试图理解它们的行为模式。这种认识对于后来的农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第二部分:文化符号 在某些文化背景下,大雁被赋予了特殊的象征意义。例如,在西方神话中,大雁是一个充满力量和危险的形象;而在东方文化中,则更多地被视为一种祥瑞的象征。
第三部分:当代社会的影响 在现代社会,大雁作为一种濒危物种,其数量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政府通过各种措施,如保护立法和旅游开放政策,来促进大雁的健康生长。同时,大雁的存在也反映了人类对自然和谐共处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