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计划 篇1
指导思想:
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具体工作:
1. 认识地球形状及大小,会使用地球仪,了解经纬线和经纬度,能使用经纬线判别方向,能使用经纬度确定位置。
2. 学习地图,能读懂等高线地形图,能绘地形剖面图。
3. 掌握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认识海陆变迁,了解板块学说。
4. 学习六节第三章内容:
1. 多变的天气
2.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3.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4. 地理课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实际,挖掘学生的生活经历和体验。
教学策略与方法:
- 活动与综合探究:通过“活动”和“综合探究”两种形式,切实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辨证唯物主义思想观。
- 贴近生活实际: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示意图、景观图、投影仪、多媒体等,加强地理教学的实践性。
- 启发性教学原则:注意在教学中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积级性。
一周教学内容安排:
第一周(七年级)
- 地球和地球仪
- 地球的运动
第二周(八年级)
- 多变的天气
-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第三周(九年级)
-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 地理课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实际,挖掘学生的生活经历和体验。
教学反思:
通过这一学期的教学,我认识到地理学科的特点是将自然现象与人类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这种学科知识既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应用性,又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实践和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并结合实际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地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