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网商之家

渗透生态文明数学教案_高中数学渗透生态文明教案

笙念 43 秒前 ( 2025-08-12 12:46:22 ) 9885 抢沙发

以下是一些关于“渗透生态文明数学”的教案示例,供参考:


教学目标:

  1. 知道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人均占有量少;
  2. 掌握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3. 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和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制定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强社会监督等。 难点: 如何从身边小事做起保护自然环境。


教学方法:

  • 讨论法
  • 探究法
  • 合作探究法
  • 互动游戏法

教具准备:

  • 幻灯片(包括相关图片和视频)
  • 音频播放材料(如“绿色地球”系列纪录片或电影)
  • 实验装置(如模拟野生动物行为实验)
  • 互动游戏道具(如蒙眼布、小标记物)

教学时间:

2课时


活动安排:

第一课时:美丽的自然世界

  1. 导入环节:
  2. 聊天,引出自然的概念。
  3. 用幻灯片展示“大自然”相关的图片和视频。

  4. 观察与讨论:

  5. 给学生一张纸或小卡片,鼓励他们将有生命的元素圈出来。
  6. 等待几分钟后,请几个同学分享他们的发现。

  7. 蒙眼游戏:

  8. 考虑将模拟野生动物活动的视频放到校园内,并安排学生进行蒙眼游戏。
  9. 提问:“你认为你的“小标记物”是否会被破坏?”

  10. 总结:

  11. 强调大自然是生命之源,保护自然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1. 导入环节:
  2. 通过蒙眼游戏的互动,引导学生思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3. 知识回顾:

  4. 提供课件展示课本内容:“生态文明的内涵、意义”。
  5. 鼓励学生小组讨论,并完成检测反馈。

  6. 情境模拟:

  7. 情境1:学校举办“保护地球”宣传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8. 情境2:组织“地球日”活动,强调环保主题。
  9. 情况3:学生收集自然中的小标记物,并分享自己的发现。

  10. 总结与反思:

  11. 总结:强调从身边小事做起,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12. 提供学习资源链接:“绿色地球”教育网站等。

教学检测反馈:

  1. 学生在蒙眼游戏中是否能够正确圈出有生命的元素?
  2. 学生的讨论是否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展开?
  3. 学生的回答是否积极,具有批判性?

课堂反思:

通过这些互动性和实践性的教学方法,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环保知识。同时,案例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意义。

希望这些教案对你有所帮助!如果需要更详细的实施方案或不同的教学内容,请告诉我!

  1. 在老师的或家长的带领下,走过一段路。最后,摘下眼罩围成一圈,分享活动感受。

分享:你听到了什么声音?闻到了什么气味?摸到了什么东西?请指出你走过的那段路。

交流:蒙上眼睛后,你害怕吗?你会格外留心周围的动静吗?

四、观察云彩

天上的云彩千变万化,观察云彩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让我们一起去观察吧,一定会有许多收获。

想一想:1云彩的形状像什么?它们会变吗?

2、用笔画一画你看到的云彩。

五、草地大家庭

青青的草地真美丽,花儿草儿铺满地,草丛里藏着小秘密,小朋友们一起去看看!

1在草地里看到了哪些小动物,请你在图中将它们圈出来。课本P8页。

2、你还发现了什么?请画出来。

3、想一想,为什么那么多动物住在草地里?

4、找一找,有没有不属于草地的东西,我们应该把它放到什么地方呢?

六、捡落叶

秋天到了,树叶变色了,一阵风儿吹过,树叶纷纷落下。仔细找找落叶的形状、颜色真不少。选择合适的树叶,把它们拼在一起,就是一幅美丽的叶贴画。见课本P11页。

七、课堂小结

八、拓展延伸

制作树叶贴画

**渗透生态文明数学教案 篇9**

一、教学目标

1、明确生态文明的内涵;
2、了解党的相关方针政策及贵阳市生态林城建设的思路;
3、联系生活实际,体会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思想;
4、培养学生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力。

二、教学流程:

1、导入课题:播放歌曲《爽爽的贵阳》,老师和学生共唱。展示课件:贵阳市位于祖国西南部的云贵高原上,这里风光秀美,气候宜人。地上奇峰翠谷,山环水绕;地下溶洞暗河,别有洞天,这为贵阳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良好条件。

2、理念把握(多媒体课件):

(学生交流合作,将 gathered 的知识个别发言,进行交流)
什么是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的内涵是什么?
学生可能有的回答是: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自然、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引导人们践行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要素:

⑴生态意识文明;
⑵生态法治文明;
⑶生态行为文明。
生态意识文明是人类正确对待生态问题的一种进步的观念形态,包括进步的意识形态思想、生态心理、生态道德以及体现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的价值取向。

生态文明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内容:

(1)生态意识文明;(2)生态法治文明;(3)生态行为文明;(4)生态文明建设。
以上三个方面是一个相互联系的辩证统一的整体。

三、人类为什么要保护环境?

人类为了生存所进行的资源和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完全必要的,但是所有开发和利用都应当从整个自然界,尤其是地球环境的角度来审视,再从保护自然环境的角度出发。

当前,不但要加强和扩大那些受人类影响较少的生态系统,通过人为的保护和改善,让这些生态系统趋于恢复与和谐。

保护地球公约:

(一)节约篇:

1.节约用水。淘米水洗菜、洗完菜冲马桶、洗脸水洗脚。

2.节约用电。夏天不要总开空调,这样很浪费电。电灯灯泡合理使用,会节约电,如:在厕所等用电时间短的地方用普通灯泡;在客厅、卧室、学习桌等用电时间长的地方用节能灯泡。此外,不要总闷在家里看电视、玩电脑,在外面打扑克、踢毽子。

3.节约木材。坚决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尽量不用木制铅笔,可以用环保性铅笔或自动铅笔。

(二)不扔篇:

1.不乱扔纸。纸可以回收,把纸放进“可回收”垃圾箱,便能循环使用。

2.不乱扔废电池。废电池中有大量有害成份。一节废电池可以让一平方米的土地50年里寸草不生,让3立方米的水5年内持续剧毒。

(三)节约用水、用电和木材:

(四)不随意丢弃垃圾。

1.不要乱扔纸张,要将它们收进去;2.不要乱扔废电池,及时丢进垃圾桶。

5、教师小结:
要珍惜一粒米,一寸布,一张纸,一只铅笔。“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我们享受的每一份服务,我们使用的每一件物品,都凝聚着人们辛勤劳动的汗水。我们吃着别人生产的粮食,穿着别人缝制的衣服,住着别人建造的房屋,生了病还要他人照顾年迈的朋友和老师。在建设生态文明的城市活动中,中学生应努力学习知识,自觉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讲究个人卫生,爱护环境,不在墙上乱涂乱画、不乱扔垃圾、尊敬师长,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要保持良好的环保意识,形成良性的生态文明价值观,做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宣传者。

文章投稿或转载声明:

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保留出处。本站文章发布于 43 秒前 ( 2025-08-12 12:46:22 )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商之家对其观点赞同或支持。

    匿名评论
  • 评论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