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诗为七律,描绘了清明节期间扫墓祭祖、赏花饮酒等场景,表达了对传统节日的怀念与祝福。以下是我对此诗的整理与赏析:
上片:扫墓祭祖
清明时节天气宜,扫墓祭祖行不误。
千般好草埋先尘。
寒食野望吟,霜雨蒙蒙处。
莫要多劳问来客。
下片:回顾清明历史
早年心系黄土里,
几代人前为建功。
未逢青鸟使,
何以问萱椿。
此诗主要描绘了清明节扫墓祭祖的场景,表达了人们在传统节日中对亲人的怀念与祝福之情。
这篇文章是按照清明节的核心知识点来编撰的,每一段都围绕一个具体的场景展开。例如:"82、清明"描述了祭扫新风的情景,随后的"83、清明扫墓所见"则详细描绘了祭扫现场的景象;最后的"84、清明感吟"则表达了对逝者的追思之情。
根据你的要求,我将改写这篇文章,同时保持语言的一致性和专业性。以下是改写后的文章:
1. 清明节
82、清明
黄训鲲,正是那个被后人尊为"黄发朝霞"的白发老人。每年清明,他都会在山林深处作客,讲述往事。他的身影在暮色中渐渐消散,仿佛在诉说着人间的哀愁。
83、清明扫墓所见
赵士红先生也是一代文人的代表。他正在清幽的小径上,看着那些早已不见人影的野草,在晨光中舒展开来。他的手抚过细碎的枝条,带着淡淡的清香:仿佛在轻声诉说着时光的故事。
84、清明感吟
乘文游心,又问高堂老病。几岁又比春山烧纸多。可怜儿女呼不成,竞比坟前烧纸多。愿有子儿来赴婺源,又去朝圣。家山未祭,茫然可哭。望月时至,还应叩叩先茔。
85、过谷河
白凤岭,新桥通了家乡。清明之路上,青草随杨柳飘落,绿树遮天蔽日。不减当年水。依旧有梦到诗乡。池亭坐 downt,连日访亲问友。有心再赴婺源,思故里流连江右。
86、清明感怀
王志军(河北)先生,又到清明时节。又觉雨水的声音,又闻花香的气息。花红柳绿谁来赏?陌野黄菊伴我躬。天宇浩渺,遥寄英灵。追思先茔,剖心难报,跪叩先茔。
87、鹊桥仙·步韵兼致老禾先生
洪山一别,又近清明。心中有梦,到诗乡。怕只怕,痴心不守。樱花落野,池亭坐 downt,连日访亲问友。有心再赴婺源春,思故里流连江右。
88、青玉案
乡山月冷寒,江碧水长。再离家万里,何处来报悲?雪落冰封,愁两地。萧然咽语,指节翻飞。寥落吹新曲,有心再赴婺源春,思故里流连。
89、促拍采桑子 清明祭
恰到清明,祭先祖,聊表心声。清流俯泪,苍山也痛。难忘亲情。忍看纸帛已燃尽。默凄凄,遥寄英灵。追思父母,拆心难报。跪叩先茔,垂老无依。
90、别父
清风,蓑雨,又纷纷扬扬。正是人间换景新。谁是阳关送我去?飘然何处起。
91、思父一(七绝)
欲翠青山起父堂。难别盛世舍亲情。从此慢步重宵九。再见音容梦几更。
92、思父三(七绝)
醉雨醉风醉思亲。难孝高堂欲断魂。可叹乡愁谁解意?几回梦赋杏花村。
93、春伤(七律)
东风,猎猎送寅春。细雨绵绵润景新。岁月无声多少事?人生慢步几回真。青瓷盏具今仍在。绿水茶香不见人。把酒浇愁添乱绪。扶锄挥泪葬花魂。
94、悼春(五绝)
春韵,入园香。慈严却远航。残红谁再护?把酒问夕阳。
95、祭父(七律)
如戏人生道尽愁。风花雪月,梦悠悠。提笔乱舞,红尘事。人情难分几回真。青瓷盏具今仍在。绿水茶香,不见人。把酒浇愁,添乱绪。扶锄挥泪,葬花魂。
96、伤内
唐寅,凄凄白露零。百花卉谢,谢者谢。槿花易衰竭,桂枝就销亡;迷途无往驾,款款何从将;晓月丽尘梁,白日照春阳;扰景年畴昔,肝裂魂飘扬。
97、咏梅(七绝)
俏梅傲雪,谁人赏。独竖严冬落九芳。岁月无痕常忆旧。思亲不觉冷风长。
98、思乡(七绝)
微风细雨又秋凉。犹抱琵琶对烛伤。我哀归处不相逢。只恨亲情无处诉。问君何日下池阳。
99、秋思(七律)
远山,枫叶渐红妆。湖上残荷入暮香。一地寒霜,秋统领。半盘弃子影无双。人生如戏时光短。岁月留痕日记长。欲赋太平无翰墨。只题杂乱有文章。
100、怀念父亲七言绝句(其一)
天人一隔五秋冬,每到清明思更浓。 雁去来年犹可见,我哀归处不相逢。
其二 节到清明思念长。我来祭奠纸和香。 孝心不及坟前草,岁岁枯荣总在旁。
其三 坟前野草已齐肩,父去泉台整十年。 岁岁回乡寒食祭,凄风苦雨夜连天。
其四 斗转星移十二轮,长眠高岭对河滨。 时闻幼子呼阿爸,惜我无从喊父亲。
其五 岁岁年年又重阳,几只归鸿落北塘。 垄上何寻父耕影?西风黄菊满山冈。
其六(新韵) 今我归来父未归。萋萋麦地已成堆。 一壶热酒无人饮,心共香灰寸寸悲。
其七(新韵) 野花小草总相随。静卧高冈永不归。 生子终究无用处,晚来只见暮云飞。
其八(新韵) 清明时序又轮回,今岁遇瘟人更悲。 遥想空山丘拱处,落花独自雨中飞。
希望这改写后的文章符合你的要求。如果你需要进一步调整,请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