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园端午节粽子制作与品尝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标: 1. 了解端午节的历史背景及其传统习俗; 2. 学习制作粽子的过程及技巧,掌握多种粽子的种类和制作方法; 3. 在品尝中感受节日的欢快氛围和粽子的香甜香味; 4. 通过游戏互动体验,培养孩子的合作与表达能力。
二、活动准备: 1. 每组准备不同形状的粽子(如三角粽、四角粽等); 2. 色素、软陶(可选)、绳子及橡皮筋; 3. 制作好的香包(可带一些装饰); 4. 市场上的粽子图片与视频; 5. 已学过的粽子历史小知识; 6. 每组装饰材料的展示道具。
三、活动过程:
1. 温习粽子的历史与种类
- 通过提问的方式复习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如包粽子的习俗、香包的制作方法等。
- 鼓励孩子们分享自己了解的粽子相关知识,并互相学习。(教师进行鼓励与引导)
2. 珍藏准备与制作体验
- 观察与讨论:
- 老师展示不同形状的粽子(如三角粽、四角粽),请幼儿描述它们的特点和味道。
-
通过提问,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了解粽子的多样性和传统性。
-
动手实践:
- 每组准备不同颜色或大小的粽子,制作时引导幼儿将粽叶卷成三角形或四角形,并用软陶包裹在绳子上。
-
请幼儿尝试手工包粽子的动作和方法(如:“用粽叶围成三角形,然后用橡皮筋将粽子裹紧”)。
-
享受美味:
- 将制作好的不同大小、形状的粽子分发给幼儿,让他们尝一尝香甜的粽子味道。
- 鼓励幼儿在品尝中感受节日的欢乐氛围。
3. 创造与装饰
- 设计 decorated香包:
- 每组准备一个简单的香包(如带头饰、披肩等),请幼儿根据自身喜好进行装饰。
- 制作蛋黄网兜:
- 鼓励幼儿将咸鸭蛋放入网兜,并与同伴间“滚画”(打油ainment)。
4. 总结与分享
- 分享环节:
- 请幼儿们分享他们在粽子制作过程中看到的有趣之处,以及自己掌握的粽子种类和制作方法。
- 教师总结:
- 教师简要回顾粽子的历史、种类及其传统习俗,并点明下次活动的主题。
四、活动反思与改进
- 效果评价:
- 观察孩子们是否能够独立完成粽子的包法,以及是否能通过手工艺品体验节日的欢乐氛围。
- 改进措施:
- 如果时间有限,可以适当增加一个互动环节(如制作一个简单的香包装饰),并为每个环节设置相应的奖励。
五、活动延伸
- 创意派对:
- 推荐一些经典的粽子主题的音乐和图片,让孩子们在课余时间进行创意组装。
- 家庭聚会:
- 带来的粽子作为家庭聚餐的装饰,增加节日氛围。
预期效果: 通过本次活动,托班的孩子不仅能了解端午节的传统习俗,还能通过动手实践体验粽子的香甜味道和制作过程。同时,游戏环节能够培养孩子的合作与表达能力,使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节日的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