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店铺曝光「包括但不限于全店商品流量降权、禁止投放广告、禁止提报营销活动等」等处理措施。
京东商家在平台发布容易造成消费者混淆的商品或信息的行为,京东将视违规程度采取包括但不限于扣分、下架违规商品、删除违规商品、限制创建商品、禁止上架待售商品等处理措施;
减少店铺曝光「包括但不限于全店商品流量降权、禁止投放广告、禁止提报营销活动等」等处理措施。
【具体处理措施】
违规程度轻微的,扣2分,下架或删除违规商品;
违规程度严重的,扣8分,下架或删除违规商品,店铺商品搜索降权50%「7日」,限制提报营销活动「7日」,限制提报广告「7日」,店铺商品推荐降权50%「7日」,7天内限制通过接口批量操作商品,并限制创建商品及禁止上架待售商品7日;
什么情况下抖音会被判定营销号
违规程度特别严重的,扣25分,下架或删除违规商品,店铺商品搜索降权100%「30日」,限制提报营销活动「30日」,限制提报广告「30日」,店铺商品推荐降权100%「30日」;
30天内限制通过接口批量操作商品,并限制创建商品及禁止上架待售商品30日,店铺在售商品阈值下降为200个SPU「30日」;
除上述措施外,如商家多次或大量出现以上违规行为或因上述行为引起重大投诉或舆情的,京东有权视违规行为对商家采取包括但不限于全店商品下架、店铺屏蔽、商品屏蔽、店铺清退等市场管理措施。
【规则解读】
一、“容易造成消费者混淆”是指什么?
普通消费者在一般注意力的条件下对商品或服务的来源发生错误认知。
二、“容易造成消费者混淆”如何排查认定?
京东会通过人工排查或系统排查的方式抓取目标品牌和商品,同时从品牌LOGO图片、商品图片、流量行为、评价数据、售后数据等多个维度对异常的品牌、商品数据进行核查判断;
拼多多哪个推广是按点击收费的
并依照大众的认知标准、消费者的相关反馈或大众评审对特定品牌或商品是否构成混淆的判断结论来确定该品牌或商品或店铺信息是否构成“容易造成消费者混淆”。比如:
「一」因品牌信息造成混淆的,包括但不限于商家发布的商品或信息、店铺名称或logo使用了他人品牌的图形变异或品牌变异等,造成消费者信息混淆的;
「二」所发布商品的外观「包含但不限于款式、配件等」容易造成消费者混淆的,且带来了消费者的退款、举报等不良后果;
「三」其他使人对商品或品牌来源产生误解或有违诚实信用原则的情形。
三、如何理解违规程度“特别严重的”?
包括但不限于:
「一」大量或多次或恶意发布混淆信息的;
「二」发布混淆信息且造成恶劣影响的,如产生大量消费者资损或投诉举报等;
「三」发布的混淆商品或信息已造成舆情或监管事件的,或平台其他范围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