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楚辞》的读后感
五月过去了,现在又属于一个人——屈原。他虽忠于像楚怀王这样的人,但又屡遭排挤和迫害,最终在顷襄王的劝说下流放,投进了汩罗江中。
读着《楚辞》,五月的种子渐渐发芽了,在心中慢慢长成。我仿佛看到了江畔的诗人目视着滔滔江水,感叹着人生的无常。也许,对于屈原和宋玉来说,人生也就像浮萍一样,既浮而不起,也落得个功亏一篑。
诗人在五日中日月交替间,却无法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国家的命运、人民的疾苦与自己的一生,到底该如何选择?江畔的诗人叩问苍天,却无言其理;苍天却固守不语,凝视着大地的沉寂。大地也在无声地过尽千帆惊起的回眸,然后是永远的落英和盈袖的花香。
天地相老,却等待的是一个王的诞生。诗人无法再带回国王的夸奖,因为他们已经短暂地生活,离开了永恒的光芒。
屈原的生命,则是一个完美的进程,他在这片落英缤纷中培育出了千古不灭的故事。在朝赐予财物的同时,午赐家人,暮赐美人的愿望,则仿佛都是等待一个最后的记忆
(我好像只爱那一段美丽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