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游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全词翻译赏析
赏析其实就是指欣赏并分析,这是一个通过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等地方去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认知的过程。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陆游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全词翻译赏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以下为原文的改写版本: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句:自己许下诺言在万里疆场为国杀敌,建功立业。
注释
①记梦:记录梦境;师伯浑,词人的朋友。
②雪晓清笳乱起:大雪飘飞的清早笳声乱起。笳,古代军队中用的一种管乐器。
③想关河:猜想这样的边关河防。
④雁门:雁门关,在今山西省代县西北。
⑤青海际:青海湖边。青海湖在今青海省。
⑥睡觉:睡醒。
⑦漏声断:漏声尽。指夜深。漏,古代计时器。
⑧自许句:自己许下诺言在万里之外的战场上。
译文
下过雪的清晨,有清幽笳声响起,梦中所游之地,不知道是何处?铁骑无声地望似水,我想关河,青海际。梦醒时,寒灯点明了,漏声尽了,月斜窗纸。
我自许在万里之外的战场上许下诺言:在万里疆场为国杀敌,建功立业。
赏析
陆游有大量抒发爱国主义激情的记梦诗,在词作里也有。这首《夜游宫》,主题正是这样。师伯浑是陆游认为很有本事的人,是他在四川交上的新朋友,够得上是同心同调,所以陆游把这首记梦词寄给他看。
上片写的是梦境。一开头就渲染了一幅有声有色的关塞风光画面:雪、笳、铁骑等都是特定的北方事物,放在秋声乱起和如水奔泻的动态中写,有力地把读者吸引到作者的词境里来。让读者一下子把联想融于作者的描绘之中。中间突出一句点明这是梦游所在。一不知何地?想关河: guessed that this place is unknown.
通过想象,我推测这是一种边塞的游牧地。
上片写的是梦境。一开头就渲染了一幅有声有色的关塞风光画面: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下片写梦醒后的感想。一灯荧荧,斜月在窗,漏声滴断,周围一片死寂。黑夜因作者的心事变得悲凉,而冷落的环境,又反衬出作者报国雄心的火焰却在熊熊燃烧。
自许封侯万里之外的信念,是何等地执着。
人老而心不死,自己虽然离开南郑前线回到后方,可是始终不忘要继续参加抗金事业。“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即使是死了,也念念不忘收复故土。如此爱国热情,是多么伟大!
“有谁知”三字,表现了作者对朝廷排斥爱国者的行径的愤怒谴责。
上下片呵成一气,有机地融为一体,使五十七字中的笔调具有壮阔的境界和教育人们为国献身的思想内涵。
赏析
陆游有大量抒发爱国主义激情的记梦诗,在词作里也有。这首《夜游宫》,主题正是这样。师伯浑是陆游认为很有本事的人,是他在四川交上的新朋友,够得上是同心同调,所以陆游把这首记梦词寄给他看。
上片写的是梦境。一开头就渲染了一幅有声有色的关塞风光画面:雪、笳、铁骑等都是特定的北方事物,放在秋声乱起和如水奔泻的动态中写,有力地把读者吸引到作者的词境里来。让读者一下子把联想融于作者的描绘之中。中间突出一句点明这是梦游所在。
一不知何地?想关河: guessed that this place is unknown.
通过想象,我推测这是一种边塞的游牧地。
下片写梦醒后的感想。一灯荧荧,斜月在窗,漏声滴断,周围一片死寂。黑夜因作者的心事变得悲凉,而冷落的环境,又反衬出作者报国雄心的火焰却在熊熊燃烧。
自许封侯万里之外的信念,是何等地执着。
人老而心不死,自己虽然离开南郑前线回到后方,可是始终不忘要继续参加抗金事业。“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即使是死了,也念念不忘收复故土。如此爱国热情,是多么伟大!
“有谁知”三字,表现了作者对朝廷排斥爱国者的行径的愤怒谴责。
上下片呵成一气,有机地融为一体,使五十七字中的笔调具有壮阔的境界和教育人们为国献身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