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网商之家

文言文七年级河中石兽古今异义词(河中石兽古义今义)

笙念 24 秒前 ( 2025-08-22 09:43:59 ) 5494 抢沙发

《河中石兽》这则说理短文出自《阅微草堂笔记》,讲述了一种寻找河中石兽的看法与方法。文章认为:再深的理论,不能得到实践的证明,就不是真理;只有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理论才是正确的。以下是笔者整理的《河中石兽》古今异义及其原文,供参考。

《河中石兽》古今异义

1. 干:古义:岸边;今义:做。

2. 士:古义:治理;今义:用来听声音。

3. 空气:古义:事物的道理,规律;今义:一种学科。

4. 集合:古义:一起;今义:并列。

5. 情况:古义:情况(多指判断);今义:表示判断(多指正确的,但并不完全是)。

6. 但:古义:但;现义:表示转折,“只”。

7. 求:古义:寻找;今义:请求、要求、追求。

8. 已:古义:停止;今义:这里,这;表意判断(多指表示判断,多指表示判断)。

9. 如:古义:像这样;现义:如果

10. 质疑:古义:疑问、质疑;现义:表示矛盾(多指转折、变化、相反的情况)。

河中石兽原文: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账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文章投稿或转载声明:

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保留出处。本站文章发布于 24 秒前 ( 2025-08-22 09:43:59 )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商之家对其观点赞同或支持。

    匿名评论
  • 评论
人参与,条评论